百度做Hi的時候,有評論說是要抄QQ后路,百度做了殺毒,有評論說是要抄360的后路,抄來抄去,結果就是百度迷路了。
而這一次,百度決定不抄后路,而是要搶先機。
微信5.0曝光后,原先的“掃一掃”加入了條碼掃描功能,一舉把擁有近4億用戶的微信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電商入口,加之近日“微生活”開始試水微信內支付,盡管目前這兩個功能都還在襁褓中,不過一旦成熟,形成的閉環(huán)足以影響電商格局。
這讓百度顯得很尷尬,擁有過億用戶的百度搜索客戶端早就加入了條碼掃描,而電商領域的薄弱積累使得這一功能僅僅停留在工具階段。
百度不得不有所行動了。本周三,百度搜索客戶端iOS版發(fā)布更新,在更新介紹中用濃重的筆墨介紹了條碼比價功能,不過從使用體驗來看,百度這一次顯得有點慌張。
功能簡陋疑似倉促上架 百度購物被繞過
本周三,百度搜索客戶端3.8版在App Store上線,該版本將條形碼掃描從原來的“條碼/二維碼”中剝離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功能。
百度在更新日志中提出了試用該功能的三個場景:線下購物比價、識別禮品價格、線下看實物網上購買,不過經過網易科技試用,發(fā)現新版客戶端條碼識別率遠不如淘寶、我查查、快拍二維碼、QQ慧眼等產品,識別錯誤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記者在嘗試掃描多種食品、生活用品時發(fā)現,掃描的結果僅提供商品名稱和參考價,其中頗為尷尬的是,在掃描一個紅罐裝加多寶時,識別結果顯示為綠色盒裝王老吉,在商品名稱下面顯示條碼掃描的服務商“聯(lián)圖”字樣,不過標題無法點擊,只能通過“其他搜索結果”按鈕跳轉到百度搜索,無法實現購買,也不存在比價的說法。
在掃描部分商品時顯示“靈動快拍”,靈動快拍CEO王鵬飛表示,此前百度搜索客戶端的條碼掃描功能使用的是靈動快拍提供的條碼庫,不過因該公司僅提供條碼識別,并無wap鏈接,所以掃描結果無法點擊。
另一方面,3.7版的百度搜索客戶端提供的條碼掃描功能是將掃描結果鏈接至百度購物搜索平臺,該平臺提供包括京東、亞馬遜、蘇寧易購、1號店、凡客等網站的產品,而新版中則直接提供產品鏈接,跳過購物搜索直接跳轉到購物網站,經過超過50次不同類型產品的條碼掃描測試,目前百度搜索客戶端僅接入了亞馬遜、當當和京東商城三家,且食品和百貨類產品貨源極少,比價功能也就無從說起。
在一分流量一分錢的移動端,跳過百度購物搜索直接跳轉到購物平臺是一個良好的體驗,不過另一方面也說明百度購物搜索由于無法產生核心價值而在移動端被邊緣化的事實,目前尚不清楚百度與上述三大電商平臺如何分成,未來或許也將有更多電商平臺接入。
但以百度的技術實力和數據積累,產品的體驗都是分分鐘可以解決的問題,而這次推出的條碼掃描甚至更像是個半成品,從微信5.0的功能被曝光到該版本發(fā)布大約兩周時間,減去App Store審核的時間,留給百度做出上述調整的時間并不是很多,此次匆忙上架,不免讓人聯(lián)想到微信在電商入口段對百度的威脅,使得百度感到慌張。
左微信右百度 淘寶只身迎戰(zhàn)
同樣感到慌張的還有阿里巴巴,此前淘寶客戶端中已經加入了條碼掃描功能,本月初淘寶還推出了另一款掃碼比價APP一淘火眼,數據顯示,淘寶目前擁有5億用戶,手機淘寶累計訪問用戶為3億,而一淘火眼目前用戶數不詳。
淘寶的強勢地位毋庸置疑,以條碼掃描為入口,打通購買、支付和物流環(huán)節(jié)實現O2O閉環(huán)對淘寶來說也不是難事,而移動端也給淘寶帶來了巨大的增量市場,不過面對微信和百度的威脅,淘寶也未必坐的安穩(wěn)。
相對于淘寶,微信的功能要簡單的多,同時微信用很長時間培養(yǎng)出了用戶“掃一掃”的習慣,過渡到條碼掃描自然而然,百度搜索客戶端作為一個天然入口,做購物搜索也可以實現平穩(wěn)過渡,雖然目前的信息顯示微信的條碼掃描將對各大電商開放,不過業(yè)內更愿意相信其會對騰訊電商有所偏向,而百度與淘寶結怨已久,接入淘寶或天貓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盡管淘寶客戶端在一站式購物體驗上占據更大優(yōu)勢,不過培養(yǎng)用戶將線下產品“掃”到線上購買的習慣,淘寶還需投入更多。
阿里在移動端還有另一枚重要砝碼就是新浪微博,今年年初的數據顯示,新浪微博的注冊用戶已經突破5億,日活躍用戶4620萬,占比不到10%,其中75%的的流量來自移動端,強媒體屬性的新浪微博客戶端在移動端也成為一個重要入口,不過其目前并沒有條碼掃描功能,接受來投資后如何將巨大流量導入淘寶也尚無明確方案,將O2O寄望新浪微博時機尚未成熟。
O2O市場的潛力不容置喙,條碼掃描作為電商平臺布局O2O,爭奪線下市場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百度的慌張和淘寶的穩(wěn)健背后,是騰訊電商+微信的新玩法帶來的巨大想象空間,一方面線上618價格戰(zhàn)的余溫尚存,另一方面BAT的線下市場爭奪戰(zhàn)已經悄然拉開大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